天竺黃
【藥材名稱】天竺黃【拼音名稱】Tian Zhu Huang
【別名】天竺黃、竹膏、天天竺黃、竹糖。
【科屬】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華思勞竹等桿內分泌液干燥后的塊狀物。
【產地】主產于云南、廣東、廣四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肝經。
【功效】清熱化痰,清心定驚。
【中成藥】共有 158 種中成藥使用天竺黃: 小兒清熱靈 七星茶 清心沉香八味散 能安均寧膠囊 小兒咳喘顆粒 小兒牛黃散 救急散 三十五味沉香丸 健腦膠囊 再造丸等。
【應用】
1、小兒驚風,中風癲癇,熱病神昏。本品清化熱痰,清心定驚之功與竹瀝相似而無寒滑之弊。治小兒痰熱驚風,常配麝香、膽南星、辰砂等,如抱龍丸(《小兒藥證直訣》);治中風痰壅、痰熱癲癇等,常配黃連、菖蒲、郁金等;治熱病神昏譫語,可配牛黃、連翹、竹葉卷心等。
2、痰熱咳喘。用本品以清熱化痰,常配瓜蔞、貝母、桑白皮等藥用。
【配伍效用】
1、天竺黃配半夏曲,一清一燥,清熱除濕,化痰止咳力量增強,主治濕熱內蘊,咳嗽吐痰不爽,嘔惡,胸悶胸痛,夜寐不安等癥。最宜用之于小兒痰熱交熾,消化不良,或痰風將作,目睛呆滯之際。
2、天竺黃配膽星,相須為用,主治痰熱閉阻清竅,高熱神昏譫語,驚癇等癥。
3、天竺黃配菖蒲,竹黃以清為主,菖蒲以開為主,一清一開,相輔相佐,一寒一溫,相互補充,用治熱病神昏,中風痰熱壅盛等癥,療效大增。
4、天竺黃配白僵蠶,用治風熱痰喘,驚癇抽搐。
5、天竺黃配朱砂[2],用治痰熱驚風,效果甚佳。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粉沖服,每次0.6~1g。
【鑒別用藥】
竹茹、竹瀝、天竺黃均來源于竹,性寒,均可清熱化痰,治痰熱咳喘,竹瀝、天竺黃又可定驚,用治熱病或痰熱而致的驚風,癲癇,中風昏迷,喉間痰鳴。天竺黃定驚之力尤勝,多用于小兒驚風,熱病神昏;竹瀝性寒滑利,清熱滌痰力強,大人驚癇中風,肺熱頑痰膠結難咯者多用;竹茹長于清心除煩,多用治痰熱擾心的心煩,失眠。
【注意事項】灰指甲、鵝掌風等皮膚病患者忌服。孕婦禁用。服藥期間忌食蘿卜、酸辣。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收。砍破竹桿,取出生用。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甘露醇、硬脂酸、竹紅菌甲素、竹紅菌乙素,還含頭孢素和硬脂酸乙酯及氫氧化押,硅質等。
2、藥理作用:竹紅菌乙素具有明顯的鎮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閥強度要優于消炎痛。竹紅菌甲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對培養的人癌細胞和小鼠移植性實體腫瘤有顯著的光動力治療作用。
【臨床應用】
1、以天竺黃為主要成分的竹黃顆粒口服,治療銀屑病有明顯療效(《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1,1:47)
2、從竹紅菌中分離的竹紅菌甲素制成軟膏涂于患處,在光照下,治療婦女外陰白色病變和肥厚性瘢痕有確效(《中華婦產科雜志》1984,1:29)
3、將竹紅菌甲素及乙素混合物制成噴霧劑,局部噴霧治療燒燙傷,對淺Ⅱ度燒傷創面早期應用具有成膜性快,透氣性好,創面愈合快的優點(《中草藥》1999,6:77)。
【茶療食譜】
蘆薈星竺茶
[材料]蘆薈0.3g、膽南星2g、天竺黃3g、甘草3g。
[做法]用膽南星、天竺黃的煎煮液250沖泡蘆薈、甘草后飲用,沖飲至味淡。也可直接沖飲。
[功效]清熱滌痰鎮驚。
[用途]小兒急驚風。
[來源]來源于《本草切要》。
天竺黃圖片
天竺黃
天竺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