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
【藥材名稱】牛蒡子【拼音名稱】Niu Bang Zi
【別名】大力子、牛子、惡實、鼠粘子、牛子根
【科屬】本品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實。
【產地】分布于東北、西北、中南、西南及臺灣的臺南,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廣西等地。
【性味】【性味、歸經】辛、苦,寒。歸肺、胃經。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
【中成藥】共有 133 種中成藥使用牛蒡子: 銀翹傷風膠囊 小兒咳嗽寧糖漿 五福化毒片 咽舒膠囊 咽舒口服液 金玄利咽顆粒 利咽解毒顆粒(含糖型) 風熱感冒顆粒(沖劑) 感冒解毒靈茶 感冒解毒靈顆粒等。
【應用】
1、用于外感風熱,咽喉紅腫疼痛。本品疏散風熱,且能利咽,臨床應用以風熱表癥兼有咽喉腫痛者為宜,常配合桔梗、銀花、連翹等同用。
2、用于麻疹透發不暢。牛蒡子散風熱而透疹,對麻疹初起、疹出不暢者,往往配升麻、葛根、蟬蛻、薄荷等同用。
3、用于咳嗽咯痰不暢。牛蒡子散風熱,宣肺氣,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風熱,咳嗽不暢痰多者,往往用為要藥,可配荊芥、桔梗、甘草等同用。
4、用于瘡癰腫痛等癥。牛蒡子配黃連、板藍根等又能清解熱毒,對熱毒瘡癰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使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
【注意事項】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
【采收加工】7-8月果實呈灰褐色時,分批采摘,堆積2-3d,曝曬,脫粒,揚凈,再曬至全干。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有牛蒡子苷、脂肪油、拉帕酚、維生素A、維生素B1及生物堿等。
2、藥理作用:牛蒡子堿基對肺炎雙球菌有顯著抗菌作用,水浸劑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牛蒡子有解熱、利尿、降低血糖、抗腫瘤作用。牛蒡子苷有抗腎病變作用,對實驗性腎病大鼠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并能改善血管生化指標。
【臨床應用】
1、牛蒡子湯內服和外敷的方法治療因膝關節炎所致的滑膜炎屬脾虛痰濕型者,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牛蒡子湯主方:牛蒡子9g,僵蠶9g,白蒺藜9g,獨活6g,秦艽5g,白芷5g,半夏6g,桑枝9g,隨證加減。(經驗方)
2、以薄荷葉12g、牛蒡子9g、焦馬勃9g、焦梔子9g、連翹殼9g、京玄參12g、西赤芍12g、板藍根15g、大青葉12g、炒僵蠶9g、玉桔梗6g組成薄荷牛蒡湯,水煎服,用于蕁麻疹的治療。(選自《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食療食譜】
1、薄荷牛蒡子粥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牛蒡子單煮15分鐘,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備用。將梗米煮成粥,10分鐘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時,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鐘即可。
[養生提示]本粥適用于小兒風熱感冒初期。癥狀表現為:痰咳不出來、咽疼、愛喝水、有黏稠性鼻涕、舌頭紅色、舌苔變黃、脈搏也比平常快,多是因室溫過高引起的熱性感冒。
2、牛蒡子去脂茶
[材料]牛蒡子12克,決明子12克,桂花5克。
[做法]鍋中倒入350毫升水,放入牛蒡子,決明子煮3分鐘至沸。將煮好的藥茶汁沖入裝有桂花的杯中,即可飲用。
[養生提示]牛蒡子性寒,味辛、苦,用于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癰腫瘡毒。決明子有降脂、通便的作用。本方降脂祛濁,專治啤酒肚。
3、牛蒡子茶
[材料]牛蒡子10g、綠茶3g。
[做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養生提示]本藥茶方為傳統藥茶方,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抗菌、降血糖作用,用于風熱咳嗽、咽喉腫痛;風疹作癢,癍疹未透;癰腫瘡毒。
牛蒡子圖片
牛蒡子
牛蒡子
牛蒡子
牛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