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
【藥材名稱】木槿【拼音名稱】Mu Jin
【別名】槿皮、川槿皮、白槿皮、蘆樹皮、槿樹皮、碗蓋花皮。
【科屬】本品為錦葵科植物木槿的莖皮。
【產(chǎn)地】原產(chǎn)于我國中部各地。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臺灣等地,均有栽培。主產(chǎn)四川,江西,江蘇,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性味】甘,平。
【中成藥】共有 14 種中成藥使用木槿: 固齒散
【應(yīng)用】
用于皮膚疥癬等證。本品有殺蟲止癢的作用,以治皮膚疥癬,一般多作外用,以木槿皮浸液磨雄黃,治疥瘡;用醋調(diào)涂可治頑癬。
【配伍效用】
1、木槿皮配苦參,清熱利濕之功大增,可用治濕熱黃疸,濕熱痢疾,濕疥等。
2、木槿皮配大風(fēng)子或雄黃,燥濕殺蟲力更強,且兩藥一寒一熱,伍用無偏寒偏熱之弊,用于治療牛皮癬,疥癬等。
3、木槿皮配烏賊骨,利濕止帶尤效,可用治濕熱帶下。
【用法用量】5~15克;外用適量,研粉醋調(diào)或制成50%酊劑外搽患處。或水煎,熏洗患處。
【采收加工】春、夏砍伐莖枝,剝皮曬干;秋季挖根,剝皮曬干。
【炮制工藝】洗凈稍浸,潤透,切段,曬干。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xué)成分:莖皮含辛二酸、1-二十八醇、β-谷甾醇、1,22-二十二碳二醇、白樺脂醇、古柯三醇、壬二酸;又含脂肪酸包括肉豆蔻酸、棕櫚酸、月桂酸;另含鐵屎米酮。根皮含鞣質(zhì)、粘液質(zhì)。
2、藥理作用:莖與根的乙醇浸液,在蒸去乙醇后用試管稀釋法,1:10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1:20對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木槿條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鮮木槿條4兩洗凈,切斷,水煎2次,將濾液合并濃縮成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連服10天為一療程。治療177例,臨床痊愈2例(1.13%),顯效2S例(14.13%),好轉(zhuǎn)72例(40.68%)。總有效率為55.94%。本品未見嚴(yán)重副作用,僅個別出現(xiàn)心煩,頭悶、腹部膨脹等不適,一般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
木槿圖片